进攻战术的核心在于团队分工与火力协同。一支成熟的四排队伍应当明确划分指挥、狙击手、突击手和支援位的角色定位。指挥需要根据地形和敌情制定进攻路线,狙击手负责远距离压制和关键击倒,突击手承担正面突破任务,支援位则负责投掷物掩护和队友救援。这种分工能确保进攻时各司其职,避免火力重叠或职责真空。团队需提前约定集火信号,确保在遭遇敌人时能瞬间形成交叉火力网,优先击倒敌方关键位置人员。
通过观察枪声方向、载具轨迹和空投落点,可以预判敌方分布。指挥需结合毒圈刷新规律,选择掩体较多的进攻路线,避免在开阔地带暴露。狙击手应提前占据制高点,用高倍镜侦察目标区域,标记敌方具体位置。突击手需保持移动状态,利用烟雾弹或地形掩护接近敌方掩体。切忌盲目冲锋,所有行动必须建立在准确的情报基础上,否则容易陷入被动。
近距离进攻时,投掷物的合理运用能大幅提升成功率。烟雾弹可用于封锁敌方视野或掩护队友转移,手雷则用于逼迫敌人离开掩体。突击手发起冲锋前,狙击手需持续压制敌方火力点,创造突破窗口。攻楼时可采用声东击西策略,安排一名队员在建筑外围制造噪音吸引注意力,其余队员从侧翼突入。整个进攻过程要保持语音沟通简洁高效,避免信息过载导致配合失误。
避免四人集中同一掩体,应采用2-2分组从不同角度推进,迫使敌方分散防守火力。若遭遇僵局,可派一名队员迂回至敌方侧翼制造混乱,其余队员抓住时机正面强攻。交火中要随时注意弹药和防具损耗,及时轮换位置补充状态。击倒敌人后不要急于补杀,优先确认其队友位置,利用倒地敌人作为诱饵扩大战果。
应放弃大规模转移,采用蚕食策略逐步压缩敌方活动空间。优先清除孤立敌人,避免同时与多队交火。利用载具残骸或反斜坡构建临时掩体,配合燃烧瓶限制敌方走位。最后阶段可主动放弃狙击枪,换用全自动步枪加强近战能力。记住最终目标是生存而非击杀,必要时可放弃进攻机会等待敌方先暴露破绽。
快速舔包时需保持警戒,安排专人架枪防范第三方偷袭。根据队伍损耗情况重新分配医疗物资和弹药,优先补充突击手和狙击手的作战资源。若进攻导致减员,剩余队员应及时调整战术,转为防守姿态等待复活机会。整个进攻链条的闭环管理,才能确保团队持续保持战斗力应对后续战斗。